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郝邦义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郝邦义老师写生课授课摘要

2016-12-01 16:49:47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郝邦义
A-A+

  中国画的绘画过程是将生活中物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“心化”过程,这个过程是“心与物融”的过程。画是在感情中酝酿出来的,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是“物与心化”的真实过程,而不是物在心中的重现。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喜画竹子,根据长年的创作实践,总结出“眼中之竹,胸中之竹,手中之竹”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,这就涉及到中国绘画中“二度神化”的过程,“造物在胸,造化在手”。“化境”中的这一“化”字体现了意象造型的中国画笔墨,也是是中国画意象造型的笔墨意识和笔墨结构,其依靠的是笔墨修养,唯有如此才能表现物象的精神状态,这也是我所说的“化其笔墨”。“化境”也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。

  今天我们写生的是荷花,尤其注意“眼中之荷不是心中之荷,心中之荷不是手中之荷。”中国画讲究观察方法,怎么看,看什么?这一个“看”字也就是“眼中之荷”,看的是要点,把握的是规律。在观察自然,熟悉自然,对自然形态上有充分的认识后才能表达其“神”。

  生活不经过加工,无论如何不能成为艺术,既然是艺术就要千锤百炼。杜甫说“意匠惨淡经营中”,中国画的构思布局被称之为“意匠”,这既是中国画的加工手段,也是加工的方法。也就是“胸中之竹”。

  中国画要“取舍”,所谓“看七分画三分”,这也是意匠的一方面,只有大胆取舍才能将作品完成。苏轼评论文同画竹说:“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,以追其所见,如兔起鹘落,少纵则逝矣。”这有力的说明了艺术创作和认识物象的关系,没有前一段对生活的认识不会胸有成竹,一挥而就。

  看到这一大片荷塘时,如何取舍。“触目纵横千万朵,赏心只有二三枝”。在画面中哪里结密,哪里虚空,如何做到“密不透风,疏可跑马”,构图这时已经开始了。

  由“眼中之荷”到“胸中之荷”,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完成了“一度神化”。第二度神化是由“胸中之荷”到“手中之荷”。造化生笔墨,笔墨证造化。中国画具体的笔法笔意源自于造化,后人通过师法古人,从造化中感悟得来的笔墨程式再深入生活中反证于“造化”,并形成新的审美感受和新的笔墨结构。“手中之荷”是二度神化了的笔墨结构,对中国画的笔墨规律有了清楚的认识就能够通过“迁想妙得”“临见妙裁”,创作出“笔外笔,墨外墨,意外意”的艺术境界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神来之笔”。

  说到画荷的具体问题,我们要注意什么?画荷竿时,一定要注意笔的结制,其组织方法就是兰草的结构规律。荷叶是面,画时要注意留白,白的形状位置,实白、虚白,与边的笔墨处理方法,实入虚出、虚出实入。中国画强调“用笔”,因为笔的含量太大,所以不可乱用。大写意中每一笔的责任重大,一笔当中要有“形”、“质”、“动”,即取物之形像、质感(质量)、生动性(生命力)等,所以平时要有严格的基本功训练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郝邦义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